不是车卖不动了是都去买日系车了

导读 一个观点:不是车卖不动了,而是国产车卖不动了。销量数据显示,今年7月份乘用车生产量达到152万台,同比下滑11.7%,同比下降4.7%,由于市...

一个观点:不是车卖不动了,而是国产车卖不动了。

销量数据显示,今年7月份乘用车生产量达到152万台,同比下滑11.7%,同比下降4.7%,由于市场需求量的降低,很明显产量也放慢了速度,整个行业继续收紧姿态发展。在这场攻坚战中,不少人看到了“没人买车了”这样的市场信号。

但我更认为市场销售劣性姿态下,我们应该深度剖析发展动态,其实不是没人买车了,而是没人买劣质车了。

什么是劣质车?

过去27年中国车市增量巨大,自2010年开始市场膨胀式发展,一股脑所有企业全部拥入汽车行业造车,产业的膨胀其实要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大,从产业链到到整车,从物流到金融,每一个进入汽车行业的成员都想要从中汲取利润。

制造业必须是一个拼工匠精神的行业,这是一个需要市场沉淀,需要一个前期不计回报的行业,资本家、投机倒把者涌入行业使得劣品明显增速快于优品,我将很大一部分自主品牌划分到“劣品阵营”。

他们都是什么?我只是举个例子,陆丰、华泰、幻速、比速等企业,过去7年迅速膨胀式发展,通过大空间、高配置等简单粗暴的表象形优势吸引入门级消费者,经济较好时,获得了一定的增量空间。

优者胜,劣必汰

经济越是不利,这种淘汰分化速度越是明显,我们不如想想为什么这些劣品“没人买了”,因为没有工匠精神,没有产业沉淀,一台车根本是满足基本通行本质,没有出色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,是不会获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,都在讲一句话“潮退,裸泳现”,什么是潮?当市场经济不再肆意增长,当消费环境不再盲目操作,潮就退了。

过去几年,我们买车比较盲目,经济也相对稳定,买台车可以比较肆意,但是今天市场需求更高,但是预算不高或者降低了,随着互联网的强势崛起,信息传输速度更快,我们了解车的信息可以更全面更及时,劣者必然在互联信息下被扒的体无完肤。

你去问问今天的消费者,是7万台买幻速S3,还是愿意8万买台纯粹家用代步的合资A级车。

行业继续走低,日系却相当扎眼

有一个车系非常不一样,你会发现日系车在这个环境下逆市上涨了,尤其是丰田、本田这两个非常能代表日系的企业,非但没有受到影响,甚至在售价极高的情况下逆势上涨了,这点非常有意思,所有的合资企业都顶不住压力采取措施,大众、通用两大顶尖企业无一不是如此。

但日系车顶住了行业压力,这非常奇妙,为什么?

就拿汉兰达、ES、思域等车型来说,在行业中的挺拔度是超越了绝大多数车型,量产家用车中的地位已经被称之为信仰之车。

有人说日系车营销做的好,不完全对,任何一家企业只要在运营正常的情况下,都会拿出大量的真金白银来做营销,做营销的不只是日系,但为什么它能做的这么突出呢?

因为日本人速度很慢,在工匠精神的塑造上是坚持自我原则的,没有投机倒把来针对市场推出短期量化品牌或者车型,所以这么多年我们看到日系车一直都很稳定,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各种PPT、新势力企业,没有一家是日本的,不是日本人看不到新能源补贴的利润,是日本人更认为造车的根本是服务市场,不是单纯的逐利,在这种思维下,日系车的产品力表现是持续稳定的,数十年如一日稳定的质量口碑,得到了更多工薪阶层的认可。

工薪阶层是中国市场的增长点

我不认为北上广一线城市是真正的增量崛起点,主流城市对车辆刚需出行诉求不高,对车辆诉求最高的反而是三四线城市的工薪阶层,工薪阶层要的是什么?省心、省钱、省力,日本车不正是做好了这点?

品牌、产品定位契合了市场诉求,这点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。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好的今天,品牌做得不错的日系车,更能受到消费者的认可。

其实一句话可以形容今天的中国车市:两极分化明显,做得好的会越来越好,投机倒把的会被迅速淘汰。做得好怎么定义?除了产品做得好,运营还要出色,丰田、本田两者皆占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