弄花香满衣小说大结局(弄花香满衣)

导读 把水捧在手里,月亮(倒影)就在手里了。拿过鲜花,香气就留在衣服上了。  诗名:春山夜月  作者:于良史  体裁:五言  时间:唐代...

把水捧在手里,月亮(倒影)就在手里了。

拿过鲜花,香气就留在衣服上了。

  诗名:春山夜月  作者:于良史  体裁:五言  时间:唐代  春山多胜事,赏玩夜忘归。

  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。

  兴来无远近,欲去惜芳菲。

  南望鸣钟处,楼台深翠微。

  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,风格清淡闲雅,描摹物态历历如绘、极富神韵,读来令人唇齿留香、畅快不已。

诗开篇两句提纲挈领、统率全篇,既写出了“多胜事”是“赏玩忘归”之因,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,可谓一箭双雕。

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“胜事”与“赏玩忘归”的具体描述。

诗人紧接着写道: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。

可以说,此情此景,再没有比这两句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:首先,从结构上看,“月”字紧承“赏玩夜忘归”中的“夜”,“花”则紧承首句“春山多胜事”中的“春”,运笔如环,自然圆合。

其次,这两句诗写山中胜事,物我交融,神完气足;人物情态,栩栩如生。

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,又从“掬水”、“弄花”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。

所写“胜事”虽只两件,却是点到为止、以一当十。

再次,“掬水月在手”,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,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;“弄花香满衣”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,将花香一分为二。

一合一分,上下对举,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、妙趣横生。

最后,精于炼字。

“掬”、“弄”二字,既写景又写人,既写照又传神,可谓是神来之笔。

诗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,于是,唯兴所适,不计路程远近;离开时,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。

这即是诗人在写出“胜事”的基础上,接着铺写的“兴来无远近,欲去惜芳菲”二句的诗意。

这两句诗写赏玩忘归,“欲去”二字则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留下伏笔。

“南望鸣钟处,楼台深翠微”。

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,夜风送来了钟声。

翘首南望,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。

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,以声音引出画面,展现的虽是远景,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,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,并与一、二、三句点题的“春山”“夜”、“月”遥相呼应。

纵观全诗,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乃诗之精髓所在,令人叹为观止。

综上所述,可见三、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。

这两句在篇中,如石韫玉,似水怀珠,照亮四围。

全诗既精雕细琢,又出语天成,自具艺术特色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