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东北,“犊子”是个神奇的动物...…可以“滚”,可以“扯”,可以“护”,可以“装”,可以与“完”搭配,可以与“损”搭配,可以与“瘪”搭配,还可以和王八搭配一起。
犊子原指体型相对较大的动物幼崽,比如牛的幼崽,一般称为牛犊子。
后来,经过语义演变,产生了新的解释。
比如:晚辈、小辈的含义,如护犊子;北方骂人的话,类似于普通话“孙子”的意思,如装犊子;东北俗语,百话,有两种含义:一是指不实际的事情;二是指不务正业,做与本业无关的事情,即扯犊子。
扩展资料:一、相关引证释义:现代 柯灵 《香雪海·听盖叫天谈艺》:“初生牛犊不怕虎,长了犄角不怕狼。
”2、现代出版社《花城》1980年第6期:“她呢,像头稚气的牛犊子,竟认认真真地教育起老头子来。
”二、东北话的艺术特色:第一,生动形象性,由静态的语言,转化为动态的语言,将抽象的语言,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。
它的生动性来自于劳动,将许多非动性的词语都取动性表达。
以“扒瞎”“掰扯”“拔犟眼子”为例,三者都是辩解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抽象的词汇。
将人们编排没有根据的谎言,方言称作“扒瞎”,“扒瞎”来自于农村秋收劳动扒苞米,扒出来没长粒儿的空棒子,称“瞎苞米”。
用“扒瞎”来指责并替代扯谎,不仅生动准确,而且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。
同样,“掰扯”也是得益于扒苞米的劳动,苞米叶子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去,到最后方见分晓,用来形容刨根问底、辨别真伪,也是非常形象的。
再如“八竿子拨弄不着”,用来形容关系相当疏远,来自农村的打鸟活动。
常在一片空地上撒下少许粮食,装上转动的竹竿拨弄来打鸟。
八竿子都打不住一个鸟,可谓过于疏远了。
第二,东北方言有着巨大丰富性。
如喝酒,不说喝,说“掫”“整”“扪”“倒”“抿”等。
“感情深,一口扪;感情浅,舔一舔”。
在酒桌上,猜拳行令,最显性格。
顶属“打”“揍”“闹”“搞”“抓”“整”等内涵最丰富。
常见的“这嘎达”“那嘎达”。
还有就是“忒别马路牙子上卡秃露皮了(腿摔在马路边上磕破皮了)”。
第三,幽默感,东北人的语言中饱藏着“苦中作乐”的调侃、幽默、滑稽的歇后语、俏皮嗑、疙瘩话,经过游戏化、诗化处理。
所以,二人转文学里,宁用古语,不用官话,宁用土语,不用僵硬的概念话。
感情最浓的是乡土乡音,一经二人转艺人嘴里说出来,就感到幽默、滑稽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东北话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犊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