轼写了一首《琴诗》: 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 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,有人注意了,却是一片斥责声。
清代才子、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:"此随手写四句,本不是诗,搜辑者强收入集。
"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:"千古诗集,有此体否?"在纪晓岚看来,没有这种体,当然也不是诗。
其实正是这"无此体",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。
有一部佛门经书叫《椤严经》,书中说:"譬如琴瑟琵琶,虽有妙音,若无妙指,终不能发。
"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: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,才能成功。
苏轼把它妙化入诗,更进一步,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,而是来自内心,琴者即心声。
物我融合,才是佳境。
我们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《题西林壁》: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这首诗有新思想,这种思想前人有过,却没有说过,苏轼说出来了。
要知道世上多少事,想到容易做到难。
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。
由此看来,苏轼这首诗是"以议论入诗"的典范,是宋诗的一种革新。
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,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。
"唐诗主情,宋诗主理",既然要说理,就得"以文入诗",因为诗写情,文说理;既然要说理,就得"以议论入诗",因为不议理不明。
自南宋严羽在《沧浪诗话·诗评》中发难,到清代这七百年间,不少学者批评宋诗"以文入诗,以议论入诗",觉得没有"诗味儿"了,苏轼反其道而行之,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。
我们不妨再看一首《独觉》: 倏然独觉午窗明,欲觉犹闻醉鼾声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这里的"独觉",暗指禅语,一语双关。
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,了然于心,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,恬然对待了。
到此,让我们抄录苏轼的一首词:《定风波》 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,雨具先去。
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不知你能否理解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