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记忆建安七子(建安七子记忆口诀)

导读 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: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.顺口溜记住“建安七子”的名字“空(孔融)城(陈琳)王(粲)需(...

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: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.顺口溜记住“建安七子”的名字“空(孔融)城(陈琳)王(粲)需(徐干)软(阮瑀)硬(应玚)瘤(刘桢)” 建安七子:“七子”之称,始于曹丕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:“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干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干。

期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

”,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,所以"七子"之说,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。

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,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,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,后来投奔曹操,地位发生了变化,才有了安定、富贵的生活。

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,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。

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。

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(今邯郸临漳)中,又号“邺中七子”。

2、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“三曹”(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、“七子”(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)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,普遍采用五言形式,以风骨遒劲而著称,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,形成了文学史上“建安风骨”的独特风格,被后人尊为典范。

无论是“曹氏父子”还是“建安七子”,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,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