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冲之的小故事200字(祖冲之的小故事)

导读 小故事:祖父经常给祖冲之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,其中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祖冲之幼小的心灵。祖冲之常随祖父去建筑工地,晚上,在...

小故事:祖父经常给祖冲之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,其中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祖冲之幼小的心灵。

祖冲之常随祖父去建筑工地,晚上,在那里他常同农村小孩们一起乘凉、玩耍。

天上星星闪烁,在祖冲之看来,这些星星很杂乱地散布着,而农村孩子们却能叫出星星的名称,如牛郎、织女以及北斗星等,此时,祖冲之觉得自己实在知道得很少。

祖冲之不喜欢读古书。

5岁时,父亲教他学枟论语枠,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。

气得父亲又打又骂。

可是他喜欢数学和天文。

一天晚上,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“圆周是直径的3倍”这话似乎不对。

第二天早,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鞋子的绳子,跑到村头的路旁,等待过往的车辆。

一会儿,来了一辆马车,祖冲之叫住马车,对驾车的老人说:“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,行吗?”老人点点头。

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,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,再去量车轮的直径。

量来量去,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1/3的圆周长。

祖冲之站在路旁,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,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。

这究竟是为什么?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。

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。

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,祖冲之研究了刘徽的“割圆术”。

所谓“割圆术”就是在圆内画个正6边形,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,再分12边形,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,然后再分24、48边形,一直分下去,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。

祖冲之非常佩服刘徽这个科学方法,但刘徽的圆周率只得到96边,得出3 . 14的结果后就没有再算下去,祖冲之决心按刘徽开创的路子继续走下去,一步一步地计算出192边形、384边形 ⋯⋯ 以求得更精确的结果。

当时,数字运算还没利用纸、笔和数码进行演算,而是通过纵横相间地罗列小竹棍,然后按类似珠算的方法进行计算。

祖冲之在房间地板上画了个直径为1丈的大圆,又在里边做了个正6边形,然后摆开他自己做的许多小木棍开始计算起来。

此时,祖冲之的儿子祖 ? 已13岁了,他也帮着父亲一起工作,两人废寝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才算到96边,结果比刘徽的少0 . 000002丈。

祖 ? 对父亲说:“我们计算得很仔细,一定没错,可能是刘徽错了。

”祖冲之却摇摇头说:“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学根据。

”于是,父子俩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重新计算了一遍,证明刘徽是对的。

祖冲之为避免再出误差,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复计算两遍,直到结果完全相同才罢休。

祖冲之从12288边形,算到24567边形,两者相差仅0 . 0000001。

祖冲之知道从理论上讲,还可以继续算下去,但实际上无法计算了,只好就此停止,从而得出圆周率必然大于3 . 1415926,而小于3 . 1415927。

很多朋友知道了祖冲之计算的成绩,纷纷登门向他求教。

之后,祖冲之又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的密率是355/113,约率是22/7。

直到1000多年后,德国数学家鄂图才得出相同的结果。

数学家的故事——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、文学家、地质学家、地理学家和科学家。

不喜欢读古书,可是他却喜欢数学和天文。

5岁时,父亲教他学枟论语枠【huà】,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。

气得父亲又打又骂。

  一天晚上,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“圆周是直径的3倍”这话似乎不对。

  第二天早,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【shàng】鞋子的绳子,跑到村头的路旁,等待过往的车辆。

  一会儿,来了一辆马车,祖冲之叫住马车,对驾车的老人说:“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,行吗?”老人点点头。

  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,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,再去量车轮的直径。

量来量去,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三分之一的圆周长。

  祖冲之站在路旁,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,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。

  这究竟是为什么?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。

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。

 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,祖冲之研究了刘徽的“割圆术”。

所谓“割圆术”就是在圆内画个正6边形,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,再分12边形,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,然后再分24、48边形,一直分下去,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。

  祖冲之非常佩服刘徽这个科学方法,但刘徽的圆周率只得到96边,得出3 . 14的结果后就没有再算下去,祖冲之决心按刘徽开创的路子继续走下去,一步一步地计算出192边形、384边形⋯⋯以求得更精确的结果。

  当时,数字运算还没利用纸、笔和数码进行演算,而是通过纵横相间地罗列小竹棍,然后按类似珠算的方法进行计算。

  祖冲之在房间地板上画了个直径为1丈的大圆,又在里边做了个正6边形,然后摆开他自己做的许多小木棍开始计算起来。

  此时,祖冲之的儿子祖暅【gèng】已13岁了,他也帮着父亲一起工作,两人废寝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才算到96边,结果比刘徽的少0 .000002丈。

  祖暅【gèng】对父亲说:“我们计算得很仔细,一定没错,可能是刘徽错了。

”祖冲之却摇摇头说:“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学根据。

”于是,父子俩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重新计算了一遍,证明刘徽是对的。

  祖冲之为避免再出误差,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复计算两遍,直到结果完全相同才罢休。

 祖冲之从12288边形,算到24567边形,两者相差仅0 . 0000001。

祖冲之知道从理论上讲,还可以继续算下去,但实际上无法计算了,只好就此停止,从而得出圆周率必然大于3 . 1415926,而小于3 . 1415927。

  之后,祖冲之又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的密率是一百一十三分之三百五十五,约率是七分之二十二。

直到1000多年后,德国数学家鄂图才得出相同的结果。

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,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"祖率。

求算圆周率的值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研究课题。

中国古代许多数学家都致力于圆周率的计算,而公元5世纪祖冲之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圆周率计算的一个跃进。

祖冲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。

祖冲之于公元429年出生在建康(今江苏南京),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有研究,他从小就接触数学和天文知识,公元464年,祖冲之35岁时,他开始计算圆周率。

  在中国古代,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,圆的周长是“圆径一而周三有余”,也就是圆的周长是圆直径的三倍多,但是多多少,意见不一。

在祖冲之之前,中国数学家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--“割圆术”,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,用这种方法,刘徽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4位数。

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,经过刻苦钻研,反复演算,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7位数(即3.1415926与3.1415927之间),并得出了圆周率分数形式的近似值。

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,现在无从查考。

如果设想他按刘徽的“割圆术”方法去求的话,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000多边形,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!  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,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,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。

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,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圆周率π叫做“祖率”。

除了在计算圆周率方面的成就,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一起,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。

他们当时采用的原理,在西方被称为“卡瓦列利”(Cavalieri)原理,但这是在祖冲之以后一千多年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发现的。

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,数学上也称这一原理为“祖原理”。

 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成就,只是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一个方面。

实际上,14世纪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。

比如几何中的勾股定理,在中国早期的数学专著《周髀算经》(大约于公元前2世纪成书)中即有论述;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另一本重要的数学专著《九章算术》,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;13世纪时,中国就已经有了十次方程的解法,而直到16世纪,欧洲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