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嫁娶风俗中的仔婿面前是什么东西(潮汕嫁娶风俗)

导读 潮俗新媳妇回娘家叫“返厝”。有头返厝、二返厝、三返厝的风俗。头返厝有三日回的,有十二日回的,也有满月回的。头返厝一般不过夜,当日即...

潮俗新媳妇回娘家叫“返厝”。

有头返厝、二返厝、三返厝的风俗。

头返厝有三日回的,有十二日回的,也有满月回的。

头返厝一般不过夜,当日即回。

二返厝可住一两天。

三返厝就住十天半月至—月,只要与夫家商量好便行。

头二次回娘家,一般均事先商量后,由新娘的兄弟来带回。

新郎家派人送—程。

新娘的兄弟第—次来时带—瓶花生油及—些糖饼礼品。

花生油表示给亲家添油添灯(丁)。

亲家要给小舅赠红包并—些礼品。

二次回娘家,亲娘的兄弟前来带路时,要带一对雌鸡雏,俗叫引路鸡,寓意要姐妹学鸡雏勤采啄,不忘归巢。

第三次回娘家,常是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伴着回。

新郎第一次拜谒岳父母,礼品丰富,三牲大礼。

岳父母酒席宴请,当日回程,留妻子住娘家,再按约定时日来接回或由妻舅送回。

一来二往,以后礼品仪式就不拘了。

谷神星 2005-12-22 05:22 食红桌  揭阳风俗,女儿出嫁之后,娘家须择一吉日良辰,或乘乡里游神赛会演戏等时机,备酒席邀请新女婿过府赴宴坐首席,谓之食红桌。

以后岳家有丧事,女婿方能前往奔丧,吃“白事桌”。

若新女婿未食过红事桌,而遇岳家出了丧事,则当行应急措施,先办“红桌”然后方可参予吊丧。

红桌菜式上大多放上一朵用瓜果雕成的红花,且必有全鸡、全鱼、“头甜”、“尾甜”四品菜式,加上各色菜式凑成12或16道菜式。

若遇丧事而临时补办的“红桌”,只出“头甜”“尾甜”,其它菜式则留待办完丧事吃“清气桌”时一并吃。

  有的地方且有全乡、全族举行集体宴请新女婿之俗。

如渔湖的潮尾乡,该乡原有“三山国王会”,该会除主持乡中之游神赛会外,还在每年正月廿一日游神赛会时,为会众举办集体宴请新女婿。

宴席集中设置于祠堂内,每位新女婿各分坐一桌之首位,各位伴郎各分坐于左侧上首,其余六位陪宴,按辈份、地位分别安排人选。

  入席后,酒至三巡,新女婿便当按例离座行让位仪式,但这只是谦让的礼仪形式,没有人敢再占首席。

菜式上至全鸡、全鱼两道,新女婿便当拿出红包赏厨,及上至12道菜,新女婿夹上一箸后,即起身退席,陪宴者也随之离座待茶。

当泡上第一轮茶时,新女婿们不仅应当互相谦让,且群起向前辈行鞠躬敬茶,以表敬老。

茶罢,新女婿回到岳家,又向岳父母和岳家长辈们行跪奉甜茶仪式,岳父母及长辈赏给红包,谓之赏面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新娘路遇换手帕  揭西县客家人女子出嫁到男家,解放前坐花轿。

两轿相遇时,轿夫抬近停下,新娘伸出手交换手帕。

现代步行的,单车载的,用汽车载的,都一样要交换手帕。

手帕是普通的,与平时所见的一样。

不同的是,手帕内包有思茅和蔑草,以备交换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青娘母做“四句”的习俗  潮汕男女嫁娶旧俗,一定要举行各种仪式,女家要专聘一位如戏剧中的宾相一样的老妇女来主持各种仪式,这位老妇女叫做“青娘母”。

青娘母在主持各种仪式中要唱祝颂语叫做“四句”,也称青娘歌。

  女子在母家出阁前要沐浴更衣然后拜别双亲,和膜拜家中的司命公,这时青娘母边教新嫁娘跪拜,边唱着:“一拜司命公,好娘配好君,君家娘家二家好,两家富贵福禄春。

……”一直念至十二拜福禄寿全。

  在食出嫁宴时的四句是:“酒瓶放在桌当中,酒杯放在桌四旁,兄弟姐妹同食桌,好像好花一棚芳。

”  在吃菜时,青娘母代新嫁娘夹菜,就唱着:“十个碗头夹到透,留给兄弟好家档;十个碗头夹到齐,今后欢聚游御街。

”  花轿出嫁吉时到,青娘母扶着新嫁娘出门,新娘哭别爹娘,青娘母牵着新娘边行边唱着:“花轿停在大门庭,拜别爹娘养育恩。

堂上双亲靠兄嫂,女儿四月正回程。

”  抬到新郎家门口。

此时青娘母和新郎站在一旁伫候。

当花轿停下,青娘母引新郎踢轿门,揭下轿门前贴的“红封”“麒麟到此”,唱道:“蒌叶红,就请娘仔进君房。

今朝黄道好吉日,二人相惜心相同。

”  青娘母引新娘出轿,唱道:“轿帘卷起喜万分,阿娘貌美又温存;新郎来牵新娘手,双双举步入府门。

阿娘身披红罗纱,君今娶娘来理家,家事大大相共管,三十二岁做担家。

”  青娘母牵着新娘入房内,踏火烟时,青娘母唱道:“新娘举步踏火烟,早得贵子是男婴,夫唱妇随同心腹,孝敬爹妈宜殷勤。

手牵新娘进新房,灯烛光辉对联红,厝边婶姆来贺喜,庆贺鸳鸯结成双。

”  新郎随同新娘进新房后,马上又返回花轿旁向陪同新娘一起来的青郎把榕枝、纱灯等物接进新房。

青娘母唱道:“新郎接榕到轿边,夫妻齐眉到百年,麒麟投胎生贵子,他日荣耀振门闾。

新娘喜接红灯笼,夫妻相惜心相同,公妈食到二百岁,子孙满堂名声香。

”  新郎在接收妆奁完毕后,新婚夫妇坐在床沿,各人捧着一碗用糯米粉做成的甜汤丸。

青娘唱着:“夫妻双双坐床沿,共庆同房食甜丸,男才女貌堪匹配,双双偕老到百年。

才子佳人坐床沿,互相敬食合房丸。

夫妻生活甜如蜜,早得贵子状元儿。

”  合房丸食后,夫妻双双到大厅中拜司命君,拜天地,祭拜祖宗,并向上辈人献茶,敬槟榔,受敬者必以红包回赠,作见面礼,各礼仪的四句是:   “夫妻同拜司命君,早得贵子早抱孙。

  世代同堂赛乡里,合家大少笑吧呅。

”   “夫妻成对拜天公,勤耕力作五谷丰。

  上和下睦人快乐,世世代代好门风。

”   “夫妻大厅拜祖先,两姓今日结和谐。

  想对做对人长寿,荣华富贵耀门楣。

”   “手捧甜茶跪厅中,敬奉爹奶上辈人。

  请饮甜茶添百福,四时如春永平安。

”   “捧起槟榔到厅来,奉敬诸位老叔台。

  来请槟榔增福寿,儿孙代代中秀才。

”   “槟榔捧起到厅边,敬请诸位老姑姨。

  恕吾情理欠周到,做错之事请教示!”  在厅堂中各种礼节完毕,新娘被青娘母引至厨下,作捣米头,搅泔缸,在捣米头时青娘母唱着:“阿娘举步捣米头,夫妻相惜意相投。

生得五男共二女,儿孙世代穿红袍。

米头捣好摸碓头,摸臼底,孙儿读书都及第。

”“米头捣好捞泔缸,儿孙世代坐钤堂。

堂上公妈食百岁,夫妻偕老早抱孙。

”“泔缸捞浮浮,饲猪大过牛;泔缸捞深深,大小戴银又戴金。

泔缸捞边边,生意大赚钱。

泔缸捞透透,做人公妈食伙头。

”  新郎新娘做好以上礼节后,邻居婶姆、儿童,到新人房看嫁妆、看新娘。

儿童要讨香包,新郎应从箱囊里拿出一些手工艺品送给儿童,并将衣物等让人观赏。

青娘唱道:“开箱开囊新郎爹,锦绣衣裳实在佳,珍禽异兽样样有,凤冠霞帔挂满厅。

”  婚礼晚上,是看新人最热闹的时刻。

青娘母唱“四句”,看新娘者也唱“四句”,常有对唱。

青娘母引新娘出房让人观看,开始常唱:“新娘移步出房中,叔伯兄弟贺新人,阿娘向前行一礼,恭祝众位身安康。

”接着观者接唱,如“新人生来似观音,新人娶来做人人,来年定然生贵子,好像山兜林人钦。

”(林大钦是明代潮州状元)  在看新人的过程,有的人以谐谑的戏言作四句,如:“新人新床,新被新郎,二入睡落相扒痒,相耍末够天就光。

”“木工师父实名家,眠床做来似戏棚,头出绛玉来掼粿,二出和睦来成家。

”  有些青娘母专用古人名或用诗谜做四句诗,看新娘者也应以专题对下去,如其不然,即被看成乡里无贤人,没脸色。

但有的青娘,只学几句简易的套句,看新人的就要奚落她一番,如唱着:“欲做青娘不会做诗,欲做猪母不会撬篱,纺纱织芋唔去学,怎呢好来赚这钱。

”  在闹洞房中,有时直至深夜,青娘母为劝看新娘者回归,便唱着:“手捧甜茶来到边,时钟短针指上天,此时更深夜已晚,各位请茶归返圆,诸位诗才我拜服,来日赴京中高第。

”看新人者如还不愿回,便唱着:“闻说青娘好才华,四句—做成大箩,今晚特地来请教,请勿推辞假行外。

”  最后,看新娘的人便命一个男孩将红烛送上,新娘马上上前来接,这叫“接灯”。

看新人者便唱:“红灯送给新娘郎,庆祝你俩今成婚,众人贺喜便至此,愿恁双双早上床。

”闹洞房至此结束。

  青娘母做好最后一个环节是牵被角。

她边拉着被角边唱:“头个被角绣牡丹,夫妻二人心相同,双双食到二百岁,一品夫人男状元。

”“第三被角福如绵,如意郎君配婵娟,偕老百年同相守,桂子兰孙满堂前。

”“绣被来盖娘共君,琴瑟和鸣得男孙,举案齐眉偕白发,寿比彭祖八百春。

”  新婚之夜的婚礼至此结束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