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人的饮食口味(河南人)

导读 提起河南人,很多人的反应都是不屑一顾,甚至嗤之以鼻,再不就是鄙夷地说一句:“河南人。”在我家那个店子里,很多顾客听说是河南产的东西...

提起河南人,很多人的反应都是不屑一顾,甚至嗤之以鼻,再不就是鄙夷地说一句:“河南人。

”在我家那个店子里,很多顾客听说是河南产的东西,都坚决不要。

问及原因,答:“河南的东西,没好货。

”其实这就有点过分了,河南人名声再怎么不好,也不至于恨屋及乌到这种地步吧?“河南四野皆无赖”,“十个河南人九个假,还有一个是聋哑”,可以看到,在这个社会里,河南人已经被无限地丑化了。

任何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,这是一种夸大和扭曲,但是,为什么唯独河南人成为了全民公敌呢?一,河南人“把人丢在外面了”河南人口众多,经济落后,这就造成了出外打工的河南人多。

人都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,背井离乡,出门在外,防人之心不可无,在这种意识驱动下,难免会出现一些“防卫过当”的事例,我想这就是河南人被歧视的根源。

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排外心理,这种排外来自于“我是本地人”这样一种无端的心理优势,在这些“本地人”被河南人算计或欺骗的时候,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失衡,从而蔓延到对全河南人的仇视。

平心而论,本不应以地域划分人的类别。

全世界的农民大多忠厚老实,惟独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河南“农民狡黠”?恐怕有些说不过去。

正是由于河南人在外打工的人口基数大,所以和一些负面的新闻牵扯上关系的机会也就比较多了。

可以说,河南人属于“把人丢在外面了”。

中原地区的人应该是本分厚道的,但这种好的一面很难被人察觉,原因就是有些人已经给河南人抹了黑,并且在不断地抹下去,给别人造成了“河南人都不能招惹”的假象。

试想,在这种意识控制下,谁还敢去深挖你内心的美好?恐怕避之而不及吧。

要想转变形象,这或许是河南人应该自我反省的一个方面。

二,河南人爱抱团儿我在很多地方,都听说过类似“河南帮”这样的小集团。

我想这性质应属于“同乡会”之类的组织。

之所以抱团,初衷应该是大家出门在外,作为同乡相互有个照应,饮食,文化都比较适应,还能以乡音解乡愁,本无可厚非。

但这个团抱的太紧,就会产生一些连锁反应。

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,要想更好地生存,就是尽快地适应,融入这个新环境,包括语言,饮食,文化。

这个时候,同乡之间过于紧密的抱团很容易被人视为对新环境的一种排斥。

排斥都是相互的,你排斥别人,别人自然也就排斥你,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。

其实人本性都是好的,如果你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和别人交往,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机会还是相对比较少的。

也只有你首先宽容地,真诚地对待别人,才能要求别人如此对待你。

但很多河南人不这样想,这又回到了那个“防卫过当”的话题上,过度的谨慎让很多人先去算计别人,所谓“以攻为守”。

像刺猬一样把刺竖起来,难怪别人不敢接近。

三,人们热衷于以讹传讹本来是很小很平常的一件事,传来传去就大了,变味儿了。

这样的事恐怕很多人都有亲身经历和体会吧。

你夸大一点儿,他加一点调料,事情慢慢就变神奇了,变不可思议了。

所以通常我们听到的一些事,大多非事情的本来面貌,都是经过加工和包装的。

中国历来有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的谚语,这说明很多人乐于听一些负面的八卦,更多人乐于传播这些事情,这种热衷是随着事情的神奇程度增加的,即使不怎么神奇,我可以给他增加一些神奇的元素,于是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河南人的神奇段子。

相信河南人对“人言可畏”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
四,河南人已经成了反面典型中国人善于总结。

比如像我这样在这里总结“为什么河南人成为全民公敌”这样一个话题。

总结需要论点,论点需要典型,于是河南人就很不幸地成为了这样一个反面典型。

凡事只要一成了典型,那就完了,即使你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了。

集中表现在什么坏事都往河南人身上贴。

比如这里出了一个什么什么事儿,貌似有些稀松平常,说出来没什么效应,那么,就往河南人身上贴,一旦给他贴上河南人的标签,这就有文章可做了。

这就是典型的力量,这道理等同于你说一千句不如名人放个屁。

类似的例子还有韩乔生,因为口误的名声传出去了,所以很多口误并非出自他口,也得往他身上贴。

冤枉?谁信哪。

在这个典型的树立过程中,相信很多非河南的出外打工者出了不少力。

反正河南人的坏名声已经传出去了,那就让它更差,如此一来反衬出其他省份的人的厚道,也算是河南人的贡献吧。

忽然想起最近热播的一句广告词儿:“重复很容易,改变很难。

”要想扭转这种反面的形象,在这个大环境下短时间内确实是难上加难。

辩驳是没有用的,只有踏踏实实地从自身做起,让一个又一个正面事迹逐渐取代那些污点,才是甩掉“全民公敌”这顶帽子的唯一途径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