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载 如何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。
一方面,企业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给予的各种机会和条件,抓住时机;另一方面,企业也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。
企业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,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相适应的升级系统。
这种适应不是静态的机械的适应,而是动态的积极的适应,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权变观。
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,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的机制问题。
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归结到人的作用上,具体可落实到如何提高员工素质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上。
企业作为一种权变系统,作为企业主体的人也应是权变的,即企业必须不断培训员工,才能使他们跟上时代,适应技术及经济发展的。
员工希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,希望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,希望晋升,这些都离不开培训。
因此,通过培训可增强员工的满足感。
事实上,这些期望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转化为自我实现诺言。
期望越高,受训者的表现越佳。
反之,期望越低,受训者的表现越差。
这种自我实现诺言现象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益。
员工通过培训,可在工作中减少失误,生产中减少工伤事故,降低因失误造成的损失。
同时,员工经培训后,随着技能的提高,可减少废品、次品、减少消耗和浪费,提高工作质量、工作效率和提高企业效益。
员工通过培训,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提高,这仅仅是培训的目的之一。
培训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具有不同价值观、信念,不同工作作风及习惯的人,按照时代及企业经营要求,进行文化养成教育,以便形成统一、和谐的工作集体,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,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。
要提高企业竞争力,企业一定要重视教育培训和文化建设,充分发挥由此铸就得企业精神的巨大作用。
企业培训有支持经营技能的补偿作用。
企业内“文化”育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战略。
由于不断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,只有恰当的利用人力资源,才能取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,而技能培训对人力发展极为重要的。
因此,员工的培训应与企业经营战略密切配合。
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因素。
通过培训,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,提高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。
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,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,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成就感,从而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
员工通过有效的培训,在生产商品或服务时,能减少所需工作时间,从而降低人力及推销成本;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不良产品的产生,从而降低了供应成本;改进由企业将产品或服务输送到用户手中的方法,因而降低了服务成本。
可见生产的数量、品质和效率跟员工的知识、技术和能力有绝对的相关性。
而通过培训可增加其知识、判断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,这两者均可使企业提高生产力。
在培训过程中,行动是基本的,如果受训者只保持一种静止的消极状态,就不可能达到培训的目的。
为调动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,日本一些企业采用“自我申请”制度,定期填写神情表,主要反应员工过去的工作能力、发挥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对个人能力发展的自我设计。
然后由上级针对员工申请与员工面谈,互相沟通思想、统一看法,最后由上级在员工申请表上填写意见后,报人事部门存入人事信息库,作为以后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依据。
同时,这种制度还有很重要的心理作用,它使员工意识到个人对工作的“自主性”和对于企业的主人翁地位,疏通了上下级之间思想交流的渠道,更有利于促进集体协作和配合。
真正要学习的人才会学习,这种学习愿望称之为动机。
一般而言动机多来自于需要,所以在培训过程,就可应用种种激励方法,使受训者在学习过程中,因需要的满足而产生学习意愿。
企业员工培训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员工培训特别强调针对性、实践性。
企业发展需要什么、员工缺什么就培训什么,要努力克服脱离实际,向学历教育靠拢的倾向。
不搞形式主义的培训,而要讲求实效,学以致用。
企业不仅岗位繁多,员工水平参差不齐,而且员工在人格、智力、兴趣、经验和技能方面,均存在差异。
所以对担任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,各员工所具备的与未具备的亦有不同,对这种已经具备与未具备的条件的差异,在实行训练时应该予以重视。
显然,企业进行培训时应因人而异,不能采用普通教育“齐步走”的方式培训员工。
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,有的甚至要针对个人制定培训发展计划。
企业领导提高员工素质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正规教育,还应引导员工学会思考:从顾客身上、从供应商身上,从公司其他单位或部门的同事身上能学习什么东西,怎样将日常生活中平凡而深刻的点滴转化为员工教育计划的一部分。
在此,我有以下几点建议。
一、让员工定期参加一些他们通常不参加的会议。
如普通员工参加不熟悉的专业会议,使每个员工都能得到一些有关其他同事工作的第一手资料。
这将有助于开阔员工的眼界和心胸,增强互助的协作精神。
二、在公司内或公司外组织活动,训练员工的思维和观察能力,养成动脑习惯。
三、让你的小组成员实地观摩你如何处理顾客投诉、如何举行正式报告会,怎样到处走走看看等,用你的风格启发他们,用你的素质影响他们。
四、实行岗位轮换制度,让员工定期到本职外的部门或工作岗位上任职。
这种任命虽是暂时的却也是真实的,目的是要求他们在任职期间要有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工作成果。
五、鼓励员工登记入学,参加各种学校举办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公司内部的培训课程,要确保不因为“离开本职工作学习”而使学习者蒙受任何间接的惩罚和损失。
六、举办由员工和公司领导共同参加学习的课程和讲座。
七、鼓励员工积极争取各种专业协会的成员资格。
八、鼓励员工就自己的研究和工作项目在公司内外进行介绍或报告,尤其是向公司内其它部门和单位作介绍。
九、使人们乐于到各种临时的跨部门的专项工作小组去服务。
十、邀请本公司其他部门各级人员与本部门员工聚会,请他们谈谈需要给予哪些支持与合作。
十一、学习团队组织的做法,花点时间去参加某行业展览。
十二、邀请本公司其他部门、外公司员工,到自己所在部门工作一段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