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书 米芾小时候在私塾馆学写字,学了三年,也没学成。
一天,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村里。
米芾听说这秀才写得一手好字,就跑去求教。
秀才翻看了米芾临帖写的一沓纸,若有所悟,对他说:“想跟我学写字,有个条件,得买我的纸。
不过,贵点,五两纹银一张。
”米芾一听吓了一跳,心想:“哪有这么贵的纸,这不是成心难为人吗?”秀才见他犹豫了,就说:“嫌贵就算了!”米芾求学心切,借来五两银子交给秀才。
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:“回去好好写吧,三天后拿给我看。
” 回到家,米芾捧着五两纹银买来的一张纸,左看右看,不敢轻易使用。
于是翻开字帖,用没蘸墨汁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,想着每个字的间架和笔锋,这样琢磨来琢磨去,竟入了迷。
三天后,秀才来了。
见米芾坐在那里,手握着笔,望着字帖出神,纸上却一字未写,便故作惊讶地问:“怎么还没写?”米芾一惊,如梦方醒,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,喃喃地说道:“我,我怕弄废了纸。
”秀才哈哈大笑,用扇子指着纸说:“好了,琢磨了三天,写个字给我看看吧!” 米芾提笔写了一个“永”字。
秀才拿过来一看,这个字写得很好,比先前写的字大有进步,于是问道:“为什么三年写不好,三天却能写好呢?”米芾小心答道:“因为这张纸贵,我怕浪费了纸,不敢像先前那样信笔写来,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……” “对!”秀才打断米芾的话说:“学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,不但要观其形,更要悟其神,心领神会,才能写好。
现在你已经懂得写字的窍门了,我该走啦。
”说着,秀才挥笔在写有“永”字的纸上添了七个字:“(永)志不忘,纹银五两。
”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纹银还给米芾,便出门上路赶考去了。
米芾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,时刻铭记这位苦心教诲的启蒙老师,并以此激励自己勤学苦练。
米芾以书法名世,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,米芾每天临池不辍,史料记载:“一日不书,便觉思涩,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。
”“智永砚成臼,乃能到右军(王羲之),若穿透始到钟(繇)、索(靖)也,可永勉之。
”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。
(据孙祖白《米芾米友仁》)。
米芾作书十分认真,自己说:“佘写《海岱诗》,三四次写,间有一两字好,信书亦一难事”(明范明泰《米襄阳外记》)。
一首诗,写了三四次,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,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,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。
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(公元1051——1107年),小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。
学了三年,费了好多纸,却写得很平常,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。
一天,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。
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,就去求教。
秀才说:“要我教你,就得用我的纸才行。
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。
”米芾听后,吓得目瞪口呆。
秀才又说:“不买我的纸就算了。
”米芾急了,忙说:“我找钱去。
”母亲经不住米芾的苦苦哀求,只好把唯一的首饰当了五两纹银。
秀才接过银子,把一张纸给了米芾,并嘱咐他要用心写字。
这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,但米芾不敢轻易下笔,反复认真琢磨字帖。
他用手指在书桌上画着,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锋,渐渐入了迷。
半天过后,秀才找到米芾问:“怎么不写呢?”米芾一惊,笔掉在地上,说:“纸太贵,怕废了纸。
”秀才笑到:“你琢磨了这么半天,写个字让我看看。
”米芾写了个“永”字,几乎和字帖上的字一样,可又好像不一样,真是漂亮了。
秀才说:“写字不只是动笔,还要动心。
你已经懂得窍门了。
”几天后,秀才要走了,临行前送给米芾一个布包,并叮嘱要在他走后再打开。
米芾目送秀才远去,打开布包一看:原来是那五两纹银!米芾不禁掉下了眼泪。
此后他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书桌上,时刻铭记那位苦心教他写字的秀才。
天道酬勤。
米芾珍惜每一张白纸,勤学苦练,终于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。
珍惜白纸,可以练出精美的书法。
珍惜幼苗,可以育出参天的大树。
珍惜土石,可以形成巍巍高山。
珍惜滴水,可以汇成茫茫海洋。
珍惜时间,可以使生命之花更加绚丽。
珍惜工作,可以使事业之果更加丰硕。